永昌县职业中学关于印发
《示范校4个专业内涵建设模式(框架)》的通知
各处室、学部、教研组:
现将学校《示范校4个专业内涵建设模式(框架)》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,认真组织落实。
附件:永昌县职业中学示范校4个专业内涵建设模式(框架)
永昌县职业中学
2018年1月12日
附件
永昌县职业中学示范校4个专业内涵建设模式(框架)
一、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
(一)人才培养模式改革
1.本专业人才需求论证报告。
2.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。(培养目标、学制、职业范围、人才规格、课程结构、教学要求、实习实训、教学评价等)
3.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。(要和《任务书》一致,会计电算化专业“任务驱动,学做统一”,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“双证结合、工学交替、德能并重”,……)
4.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性资料。(如:研讨、会议记录、专家指导点评等)
(二)课程体系改革
1.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。
2.本专业课程设置。(公共基础、专业基础、实训实习,必修课、选修课、活动课等,以及课程的开设的时间安排、学时、考核及评价形式等)
3.本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、教学计划。
4.每个专业确定2—3门专业精品课,制定课程标准、做好教案(教学设计)、课件以及微课、录像课等)
5.建设好校本课程。(依据《任务书》确定的校本课程)
6.课程体系改革产生的效果。
(三)改革教学模式,创新教学内容
1.改革教学方法研讨、交流资料。
2.专业教学模式及解读。
3.依据学生升学和就业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,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。
(四)多元评价体系改革
1.制定各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标准。
2.制定学生评价体系。(学生自评、教师评价、行业企业评价、家长评价等形式)
3.建立学生评价档案。(全体任课教师要参与)
4.研讨评价改革的会议记录等。
(五)数字化资源应用
1.收集整理各专业课程的电子教案(教学设计、案例)、课件、试题、微课、动漫、视频资料、录像课等),按课程进行分类。
2.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资源。
二、师资队伍建设
(六)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
1.各专业组按《建设方案》和《任务书》所列的培养计划,确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。
2.制定具体的培养办法,并根据培养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,做好资料的收集。(从培养目标、培养措施、培养时限、取得效果、考核选拔等方面着手)
3.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带动引领方面所起的作用。(教育教学、科研、专业建设、课程改革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示范)
(七)“双师型”教学团队培养
1.鼓励没有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,并在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。
2.收集整理教师的职业资格证、培训、企业实践等资料。
3.“双师型”教师的考核评价资料。(教务处与专业组共同做)
三、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运行机制
(八)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。
1.成立各专业校企合作建设指导委员会,并制定相关制度。
2.校企合作的会议记录。
3.校企合作的具体活动及产生的效果。(学生顶岗实习、教师企业实践、产教融合、产品研发、企业培训等)
(九)校内实训基地建设
1.制定并实训室建设的预算方案。
2.实训室建设的明细账册。
3.实训课记录册。
4.实训室管理及操作规范等。
(十)校外实训基地建设
1.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。
2.校外实训基地的协议。(教务处与专业组做)
3.学生实习实践安排。(教务处与专业组做)
永昌县职业中学办公室 2018年1月12日印发